我們在大上周就已談到,在今年底一定要特別關注新質生產力方向中的低空經濟,還有智能機器人,尤其是人形機器人和人工智能一些創新科技賽道股強勢崛起,這也是我們在歲末行情中需要大家把握的重點。看來我們對于四季度行情熱點把握還是比較及時的。
近期的重要會議對2025年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戰略性方向,帶給市場的反響非常大,是因為在2024年-2025年跨年市場機會中,我們似乎看到了政策轉向帶來的重大機遇,這種政策轉向不是小的轉向,在我來看,好像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一次非常重大的趨勢性轉變。大家要特別關注所釋放的一些關于經濟調整的重大改革措施,將會對未來中國經濟產生什么影響?我們進行了梳理,也跟投資人做一個交流。
首先提煉一下重要會議的主要精神,我認為最主要有兩點。一、提出2025年開始,國家可能要把貨幣政策做重大調整,由原來穩健貨幣政策改變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個重大調整是近10年來在貨幣政策領域里邁步子比較大的一次。
2008年曾提到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是為了應對美債危機,時隔16年后,國家又一次提出采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是一次重大歷史性戰略性的經濟政策大轉向。
大家說什么是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簡單理解,國家要對市場釋放流動性,而且這次釋放流動性雖不是大水漫灌,但一定是要根據政策計劃安排和節奏向市場釋放充足流動性。
如何釋放?肯定要通過降準降息等一系列措施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同時在化債過程中,會增加地方融資平臺流動性。到底釋放多少,現在還沒有準確數字,但這次對于國民經濟所采取的重要托底的措施,要起到的一個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穩經濟。
所以我們獲得的第二個提示就是國家要大規模刺激內需。在這次刺激內需的進程中,我總結出來就6個字叫“打明牌,超常規”。國家直接提出要穩房市穩股市,以往大家都說穩金融、穩外匯、穩經濟,但這次高層明確指出,2025年穩經濟的兩個手段,一是穩房市,二是穩股市,言外之意就是股市和房市不能在進一步下跌,沒說要漲多少,但我估計穩字已經把下跌空間給封殺了。
【世界之變下的新機遇與新邏輯】
2018年,我在上海龍華寺參加一場佛寺活動,有位師傅給我們講座,他在講座時,給學員寫了幾幅字,其中一幅字是“莫向外求”,仿佛告訴每位學員,做任何事要靠自己,莫向外求,要內觀自我,莫向外求。
當時看到這個字,很多人心里在想,師傅寫這幾個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因為那個時候正處在經濟發展的高峰期,朋友多,關系多。師傅就說讓你們“莫向外求”,意思就是內觀自己,要好好修煉自己的定力。
回首2018年-2024年,我們走過的路,突然間意識到這些擁有大智慧的大德高僧,實際上早已看到中國的發展和未來。
“莫向外求”就是不能一味依賴別人發展自己,時間長了,你就不是被別人剝削、奴役,也會被人踩在腳下。
所以我說現在對待中國發展機遇和戰略機會,我們必須要有清醒地意識,中國經歷建國以來這么多年的發展,再沒有理由向外求了。我們只有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科技創新走自己的路,才是歸于正道,走向復興之路的正確選擇。
所以不是說中國不要開放閉關鎖國,其實我的理解是說未來世界可能會進入新的發展歷程和趨勢,而新的發展歷程和趨勢就是中國作為世界政治格局和經濟發展的主要平衡力量,已不需要再依附蘇聯和美國了。
因為中國已經大了,不再是一窮二白弱小的發展中國家,我們現在對外經濟貿易正在走向第一大國,連美國人都說你就不要再說自己是發展中國家了,你的貿易順差多外匯多,怎么還能要各種補貼?你不是發展中國家,過兩年你就成發達國家了。
所以我們現在應該看到自己的未來,已經長大了,我覺得第三階段我們要作為一個成年人,他的使命是什么?成年人的使命就是中國在成長進程中,我們被幫助過,要學會感恩,我們韜光養晦,要面向未來,我們不能總被人夾在腋窩下生存,總不能被人踩在腳下去發展,你需要站起來,需要平等,需要協作,所以未來全球發展格局確實是正在發生著變化,而我們要把住自己的風向標和方向盤,重新把自己的定位。
什么是我們的定位?就是當下國家提出的建立全球一體化。我覺得它不是簡單的由一個國家來完成,二十幾個在全球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國家,聯合來完成全球一體化進程,而中國在全球一體化進程中屬于非常重要的力量。
下一個戰略發展期,就是你要有知識,要有創新,要有文化,才有可能成為下一趟全球經濟發展列車上的主角。這也是我們在投資中感受到的,就是所有的外部環境變化,最后都會推演出一個新場景,這種邏輯關系承前啟后,會讓我們清晰的看到未來在投資領域里所能看到的新機遇。
我們不要因在這幾次大的戰略趨勢的轉型中所發生的變化,而感覺到內心的迷茫、無望,而是要知道我們正在經歷變化。我們正在轉折過當中,一旦轉過去,必須清晰地看到人類將會向何處去,中國會站在什么樣的位置上,我們的投資的方向在哪里?如果你把這幾個問題都搞清楚了,就會對當下的轉折適應并接受,然后會揣著一份希望,把資金投到正確的方向上去,為了你的家庭,也為了這個民族。
你會找到一條通道和發展路徑,這樣就不會迷茫了,很多事情就清楚了。所以今天我們在這里探討經濟問題,投資問題,不是簡單的喊口號。應該切實地感受到這次重要會議,國家所看到的中國的未來在哪里,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在哪里?作為投資人,能不能真正的從會議中,透視背后真正的發展規律和投資機遇?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說,通過這樣一次超常規打明牌的所釋放的2025年中國經濟改革方向,我覺得我們已經到了必須要轉,馬上要轉,而且要依靠自身能力去轉的時候了,沒有希望再去請求外部支援。
我們曾經得到過蘇聯老大哥的幫助,也必須承認曾經在中美友好關系中,開放帶來的進步和發展,但如今中國已經長大成人了,他要變成世界的主要力量,配合人類新的信息化進程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完成地球人類一個新的維度升維任務。什么叫升維任務?就是建立全球一體化這樣新的社會秩序。
既然要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就要打破原有秩序,所以現在大家說亂成一片了,今天貿易制裁,明天供應鏈斷,后天產業又脫鉤,中美之間好嗎?大家一想這些事就感覺投資沒意義了,大家會產生極大恐懼,甚至極度壓抑情緒。
但今天我們要告訴大家,歷史總是要向前發展的,人類歷史不是上下2000年,要追溯人類歷史,可能已經有1萬年,甚至幾萬年,你會發現生物每個成長周期,都有高潮也有覆滅,所以我們必須接受這種變化。我們不可能是在一成不變的空間里運動,生命有輪回,所以我覺得變化很正常,我們要適應變化。
【2025不一樣的故事】
大家要正視這次轉變,而且這個轉變可不是一般級別的轉變,我用6個字概括,叫“超常規、打名牌”,保樓市、保股市。所以你的投資,現在不要隨便賣房子,不要隨便賣股票,因為國家要托底樓市和股市,中國要穩經濟,意味著明年適度通脹要出現,國家會不斷降準、降息,釋放流動性,適度通脹在所難免股票價格上升在所難免,這些都會因為流動性釋放,而且是超常規釋放而發生重大改變。
好多投資人現在還在賣房子,為啥要賣?因為房子一直在下跌,跌到如今的位置,好多人感到無能為力,家庭資產因房產縮水而變得大幅減少。所以現在大家擔心,人民幣前兩天貶值了,今年貶值,明年可能還會貶,但是貶了之后,還會再漲,也就是說波動是正常的。
我們要適應這種波動,并且在波動中規避風險,尋找新的戰略性機遇,而且這個戰略性機遇是中國在走改革開放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釋放的重大政策紅利,這個政策紅利就將作用到房市、股市,還有金融資本市場上。
我在最近幾期瑞財經中一再提醒大家,科技創新是國家未來的主線,因為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必須抓住新時代命脈,才能把國家在這個歷史時期推到一個發展高度上去。所以國家流動性,我覺得接下來就是往兩個地方投,一是保民生,因為中國十幾億人口,我們對外出口一定會在特朗普二次重返白宮時,受到阻礙,所以拉動內需刺激消費是重中之重。
如何拉動內需刺激消費,我覺得把住房限購政策全面放開,甚至在新型房地產規劃中,把土地流轉政策逐步提到房地產規劃中。所以有時候對于土地資產的保值和保價,就是對房地產價格的有效提升,不是對整個房價不斷保價和提升,而是對于土地價值的認可,這是非常重要的。實際上有時候房價可以下調,但是如果土地價格下調,對國家來講是非常不利的發展局面。
我估計明年在土地流轉中,土地價格提升速度要比房價快,為什么?大家知道明年股市要漲,央國企股價也是要適度上漲。央國企實際上最大的財富資源在哪里?就是他們擁有大面積土地資源,如果土地價格能提升10%,央國企利潤可就不得了了。所以我認為明年央國企買地賣地所帶來的投資收益,可能很快會使得賬面價值獲得較大提升。
在土地流轉時期,土地價格保住了,我們的房價就保住了,所以明年土地價格如果有10%的提升,你都不用擔心,房價自然而然就會增長10%,所以你從現在開始就不要再賣房了,尤其是一線城市比較稀缺的房地產資源,不要再隨便低價出售了。
據我了解,現在各地都出現了買房潮,買房潮叫反收購,國家組織一些房地產商、央國企,甚至房地產中介都開始行動起來了,挨家挨戶打電話,以極低價格簽合同,我把你這個房子準備幫你賣了,但簽合同時是最低價格,本來你的房子一平米能賣1萬塊錢,他就給你按6000塊錢簽,然后告訴你我將來給你賣了的話,按6000塊錢結算,實際上他們有可能會掙70%-80%,甚至掙100%。
在座各位手里如果有房子,最近幾天接到房地產中介的電話可能比較多,至少我周圍的朋友最近總能接到房地產公司電話說要幫我賣房子,其實他哪是要幫你賣房子,他是要把你的房價鎖定在房地產中介合同上,因為他們知道明年房價要上漲,明年人家一賣人家會掙很多錢。
所以重要會議提出穩房市,絕對不是一句空話。按照我對房地產市場的觀察,我覺得明年房價確實存在上漲空間。房地產穩了,中國資產價格就會隨著提升起來,尤其是相關上市企業拉動內需。
這兩天,房地產板塊在漲,對吧?商業百貨在漲,食品飲料在漲,白酒、肉類上市企業都在漲,為什么?大家知道放水后物價要漲,資產價格要漲,所以從股市上已經看出端倪來了。你如果在這個時候還被動把自己的資產以廉價方式向外出售,不管是房子還是股票,我覺得現在有可能會錯失良機,而且這個機會非常大。
在全球經濟大變革,而且全球經濟出現比較大混亂時,國家通過穩經濟方式給出這樣的政策支持非常不易。國家得下多大力氣,多大勇氣來把中國穩經濟的定海神針扎下來,你不要以為流動性釋放出來,對國家來講沒有什么,釋放流動性對于一個國家財政來講,是有非常大的壓力和風險的。國家頂著壓力放水,你再不抓機會,就會錯過千載難逢的時機。
所以我幾年前就告訴大家,如果中國有戰略性牛市,一定是通脹牛市,它不是因為中國經濟特別好,然后來一輪牛市,就是在外力壓迫下,不得不制造這樣的一次通脹機會。為了保住中國資產價格,不受過度打壓,所以現在來看,我們前幾年對中國股市的預期,基本上是正確的。
可能前幾年的行情,尤其是2024年行情都是年初一波年尾一波,讓大家感到沒有持續性,那是因為流動性不夠寬裕,如果12.9高層會議真正把明年流動性給放出來,絕不是這種抽筋似的行情,也不是平鋪直敘,一定是要讓股市脫離3000點,所以我覺得明年不用多,小目標4000點應該是可以看得到的。
如果資產價格漲10%,按照我剛才的預期,明年整體股市和房市保守估計10%的價格上漲,我們是保守估計是能看得到的。
所以今年ETF基金發了很多,但到年底時,大家一看很多ETF基金不但沒賺還賠了,所以感到很氣憤,天天說股市也好了,經濟也好了, Etf基金我也買了,指數基金我也買了,賠了,別著急,戰略性建倉的時候都是要打壓的,不然怎么戰略性建倉。所以中國有戰略性機遇,不管是房市還是股市,前期都要經歷一次挖坑的打壓建倉,這個過程很痛苦,賬面的利潤是0,然后資產是負數,但是如果你熬過了非常艱難的轉折期,未來就會收獲相當可觀的收益。
如果每年中國經濟遞增10%,對老百姓來講,真的是太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了。
因為歐洲經濟最繁榮的幾十年,就在2018年之前,我曾經到歐洲去,從倫敦一直走到德國東部,快到俄國邊境的地方考察了一圈,他們跟我說在歐洲那個時候常年他們的固收產品,尤其是房地產信托7%-8%投資收益非常穩定,所以歐洲老百姓他們為什么有錢?
人家也不用干活,就把錢往銀行里放,每年7%-8%固定收入,人覺得活得很好。當然現在不行了,現在他們的經濟已經暴露出了問題。
但我覺得如果在中國的這樣的一次大的戰略性機遇面前,我們能保持每年5%的增長,連續10年下來,對于穩定國家財政,穩定國民收入,穩定家庭財產來講,會是多么難得的歷史機會。
所以我們大膽預期,中國一輪新的經濟周期已經開始了。
大家說明年科技上要有芯片戰,然后中美要有金融戰,然后貿易可能會出現脫鉤,地緣政治危機也會出現,明年不是投資的好時間,我告訴大家正是因為有前面所有這些可能,所以才有12.9高層的決議,而這次高層決議最關鍵的是釋放流動性,然后保樓市保股市。所以你不要只看到風險,必須要看到風險才擠壓出了政策紅利,而政策紅利才是我們大膽投資取利的方向,你不要等這個時間過了,然后再回頭說,錯過了。
所以現在我要告訴大家,新一輪戰略機遇已經擺在我們面前,不要等10年后再頭看,如果當初我要怎么,那都是歷史的教訓了,從現在開始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獲,在風險中前行,你才能提高收益,風險越大,投資收益就越高,這才是一種平衡,如果沒有風險,你根本就不可能有收益。
所以我覺得投資就是這樣需要冒險的,如果你覺得你的投資收益是不承擔任何壓力和風險,就可以信手拈來的,可能是你修行比較好,上天恩賜你的,但這樣的事情是極少數的,不可能落在每個人身上,即便落到了,那個錢也不屬于你。
巴菲特說,我只是替上帝保管了錢財,將來還要歸于社會,所以他把他自己的錢都捐了,我們不要去祈求天上掉餡餅,我們要在風險中前行,大膽在這樣一次國家擔保,國家抄底的關鍵時刻,跟上國家隊步伐,有點耐心,我們就會成功。
具體來說,我覺得目前A股存在著戰略機遇,中途會有震蕩,會有反復,甚至會有不確定性。比如朝鮮半島危機,臺海危機都會對市場產生影響,但不管怎么影響,只要 A股敢挖坑,你就在坑里邊撿黃金。而在當下市場中,我認為最確定的機會就是兩個方向,一是消費,你一定要當下就去建倉消費概念股,不管是食品飲料還是房地產,商業百貨,要給自己馬上配置消費概念股。
第二,大膽地向人工智能領域進軍。大家把握龍頭企業,所以我們在最近幾期的私教課中,給大家推薦的都是人工智能,還有低空飛行,比較重要的創新科技賽道,不要等非要把價格壓低時,你再進,我們跟大家說人工智能根本就不等人,好多股票yijing在牛市賽道上奔騰了。
這次國家產業基金大規模投向人工智能領域,你不要再等了,當下就是介入的最好時機。即便中途有震蕩也沒關系,你可以學會高拋低吸,用增減倉方式跟住這些股票。我相信2025年大家會看到不一樣的故事,當下就是我們處在重要轉折機遇中。
(本文根據《一年一度瑞財經》演講整理,作者張松(天瑞)系中方信富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