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有業績記錄的82家百億級私募今年來整體收益為負,正收益占比僅為54.88%,其中多家明星私募業績靠后。對于陽光私募來說,即將落下帷幕的2023年,是充滿挑戰和困惑的一年。但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這正是行業走向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昔日“明星”反思
一位渠道人士透露,今年只要買過明星私募產品的投資人,都頗有怨言:一方面,多家明星私募在2020年、2021年資金入市情緒高漲時大舉募資,部分知名機構還對產品設置了3年鎖定期,投資者持有體驗較差;二是近兩年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部分私募或踏錯行情節奏,或局限于自身能力圈,不僅沒能獲得超額收益,還出現了較大幅度虧損。
業績低迷之際,亦是反思和糾錯之時。
今年7月,高毅資產合伙人、基金經理孫慶瑞坦言,對行業政策的理解不夠深刻、反應不快,以及對宏觀流動性判斷的偏差,是產品業績回撤的主要原因。在后續投資中,將進一步加強對宏觀政策的研究,擴大行業研究覆蓋的廣度,并通過更加靈活的倉位調整及對沖工具來控制回撤,努力平衡好投資風格與客戶體驗之間的關系。
今年業績同樣慘淡的汐泰投資,也在不斷優化投研力量。汐泰投資創始人朱紀剛稱,公司引入了更多在特定行業有長期深入研究能力的買賣方人才,加強在主要行業自下而上選股的能力,并從制度上細化和明晰激勵與考核。未來公司還將持續增加投入,為行情反轉做好準備。
經歷合規考驗
如果說行情震蕩是頭部私募面臨的最大考驗,那么合規拷問則是小私募今年面臨的巨大挑戰。
“以前一個人也能做私募,但現在完善的公司架構和人員配備,已經成了基本生存線。”王明(化名)是一家私募創始人,公司管理規模在3億元左右。回想今年以來行業的巨大變化,他感慨頗多。
王明坦言,最初成立私募時覺得只要為客戶賺錢即可,合規、風控、運營等中后臺部門可有可無,因此成本能省則省,員工大多身兼數職。但隨著私募行業快速發展,“作坊”模式的問題便暴露出來了。“沒有合規意識和風險意識,連生存都成問題。”他說。
王明感慨的背后,是今年以來私募行業“劣幣”加速出清的趨勢。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12月25日,今年以來共計2477家私募注銷,相比去年全年增加了267家,再度創出歷史新高。其中協會注銷是主流,注銷數量達1858家。
與此同時,私募行業的違規操作也在被加速處置。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5日,今年以來中基協針對機構開出了114張紀律處分告知書,中國證監會各監管局也針對違規的私募機構及相關個人陸續開出了上百張罰單,其中不乏知名老牌私募和頭部私募。
“在以前私募發展的草莽時代,劣幣驅逐良幣,如今則完全反過來了。這不僅緣于監管趨嚴,還得益于行業規則的進一步完善和細化。”王明表示。
今年9月《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標志著私募投資基金行業首部行政法規誕生,未來將全流程促進私募基金規范運作。12月8日,證監會就修訂后的《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該暫行辦法設定了差異化合格投資者門檻,并明確創業投資基金存續期限應當在5年以上,完善了全鏈條監管。
在監管助推下,越來越多的私募管理人強化自查,并重新審視作為管理人的生存基礎。記者采訪獲悉,今年有10余家私募主動提升合規水平,不僅招募從業經驗豐富的法律人士擔任合規崗位,還擴充運營團隊,完善合格投資者認定、信息披露、投后服務等環節。
“黑馬”脫穎而出
中基協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陽光私募經歷了高歌猛進的快速發展期,私募基金管理規模突破6萬億元。但潮水退去后的洗牌是殘酷的,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2月18日,百億級私募數量一度擴張至116家,但截至今年12月25日,這一數字已經降至103家。
從頭部梯隊成員變化情況來看,那些能力圈范圍局限在單一行業、持倉集中度較高的私募管理人或陷入沉寂,或黯然掉隊,取而代之的是敬畏市場風險、善用對沖工具、堅守逆向投資的私募“黑馬”。與此同時,諸多老牌百億級私募憑借穩定的治理結構,領先的機構化水平,持續進化的投研力量穩居頭部行列。
如此看來,很多私募反而輸在了“跑得太快”。
重陽投資總裁湯進喜認為,作為一家私募機構,最重要的是“走得穩”而非“跑得快”,建設誠信文化、合規文化、投資文化和風控文化極為重要。
具體來看:首先,資產管理業務的本質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私募必須自覺履行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義務;其次,合規運營是機構生存發展的前提,堅守合規底線對于部分私募來說可能會影響短期效率,但長期來看將創造明顯收益;再其次,私募應努力為投資者創造穩健的投資回報,團隊考核和投資視角要著眼長期,才能提高投資者的持有體驗,引導投資者長期持有和投資;最后,做好風險控制是投資機構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是持續創造收益的重要保障。
11月24日,中基協發布了《私募基金行業文化建設倡議書》,進一步引導私募基金行業加強文化建設,強化信義義務,合規經營,穩健展業。
在私募基金行業,一直有句通俗的行話叫“剩者為王”,意思是私募只要能夠穿越周期“活下來”,便是贏家。也許在很多人眼中,今年是行業“寒冬”,但回顧歷史,每一輪市場調整都伴隨著洗牌和成長,私募行業也正是在這種循環往復中積聚了行穩致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