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中國證監會官網發布消息,中國證監會黨委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并對明年資本市場的重點工作做了部署。在明年重點工作中,“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再次被重點提及,還重點強調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等。
最新數據顯示,公募基金管理總規模已經達到18.75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今年新增的4萬億規模中,權益類基金就多達2.7萬億,成為公募市場的重要生力軍。
持續推動發展權益基金
公募管理規模再創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再度成為證監會明年工作重點。會議重點提到,著力加強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增強財富管理功能,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助力擴大內需。推動加強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與資本市場的銜接,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推動健全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長周期考核機制。進一步加強投資者保護,增強投資者信心。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國境內146家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18.75萬億元,比2019年底規模激增4萬億,增幅為27%。在今年基金發展大年,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屢屢刷新歷史高點,再度顯現了快速增長勢頭。其中,今年前11個月,權益類基金規模激增2.7萬億,在公募基金新增規模中占比67.6%,成為公募市場最重要的主力軍。
權益類基金占比
提升近10個百分點
從各類型基金規模情況看,截至11月底,權益類基金總規模達到5.88萬億元,其中,混合型基金規模3.99萬億元,股票型基金規模1.88萬億元。權益類基金在公募總規模中占比為31.37%,較去年底大幅提升近10個百分點。
談及今年權益類基金大發展的現象,北京一家中型公募高管表示,今年是權益類基金發展的大年,一是因為基礎市場較好,投向股市的權益類基金市值攀升,規模出現較大擴容;二是監管層積極引導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基金注冊、發行、評價以及基金投顧等方面都迎來最好制度環境;三是在權益類基金賺錢效應下,權益類新基金受市場追捧,爆款基金頻頻現身,頭部基金經理產品“單日售罄”,“炒股不如買基金”的理念也深入人心。
在他看來,明年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將有利于繼續提升規范運作、管理透明的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的占比,此舉有利于推動資本市場繼續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增強公募基金財富管理和普惠金融的功能,也有利于我國資本市場繼續高質量健康發展。
在債市低迷、利率市場上行的背景下,今年前11個月債券型基金、貨幣基金規模漲跌互見,其中,債券型基金最新規模2.55萬億元,比去年底萎縮2150.9億元,縮水7.8%;貨幣基金則受益于收益率上行、下半年股市震蕩,最新規模7.76萬億元,增長6434.19億元,增幅為9.04%。不過,相比今年4月底8.62萬億的年內規模峰值,7個月間規模也縮水8600多億元。
此外,受益于海外流動性寬松,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基金今年規模也出現迅猛增長。截至11月底,QDII基金管理規模1237.49億元,超過了2007年首批出海基金成立規模,創歷史新高。前11個月QDII基金規模增長306.66億元,增幅也高達32.94%。
對于各類型產品規模的此消彼長,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市場部人士分析,今年各類產品規模的變化與所在的市場行情密切相關:一是今年債市在4月至7月出現急跌,下半年信用債違約導致債市低迷,債基市值縮水疊加資金贖回效應,雖然新發了不少規模較大的攤余成本法債基,仍難以抵消債基規模的縮水;二是下半年股市震蕩,疊加貨幣基金收益率攀升至2.5%附近,貨幣基金短期也成為低風險投資者的理財替代品種;三是海外的科技股牛市也驅動QDII基金賺錢效應凸顯,該類產品持倉市值攀升和資金買入,加之QDII額度的擴容,都有利于產品規模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