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公募基金來說,ETF無疑是今年以來最閃耀的星。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超3300億元資金涌入權益類ETF,令權益類ETF總規模突破2萬億元,千億級權益類ETF更是密集誕生,行業發展迎來爆發期。
為了把握ETF發展浪潮,各家基金公司紛紛發力,競相推出ETF新品。在業內人士看來,ETF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基金公司應乘勢而上,不要錯過發展的大好機會。
資金涌入 “巨無霸”產品頻現
ETF已成為投資者重要的配置工具。據Choice測算,今年一季度權益類ETF凈申購額高達3339億元,其中滬深300ETF吸金勢頭最猛。具體而言,易方達滬深300ETF凈申購額為809.34億元,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為587.34億元,嘉實滬深300ETF為584.28億元,華夏滬深300ETF為553.6億元。
此外,南方中證500ETF、華夏上證50ETF一季度凈申購額均超過270億元,南方中證100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一季度凈申購額均超過130億元。
在資金持續涌入的背景下,權益類ETF總規模突破2萬億元大關。從單只產品來看,超30只權益類ETF規模在百億元以上,今年以來多只權益類ETF規模突破千億元。
具體來看,2月6日,華夏上證50ETF規模突破千億元,成為業內第二只千億級規模的權益類ETF;2月7日,易方達滬深300ETF緊隨其后,規模突破千億元;2月22日,嘉實滬深300ETF突破千億元,成為第四只規模突破千億元的權益類ETF,這也是深交所第一只單只規模突破千億元的股票型ETF;3月11日,華夏滬深300ETF規模達1006.35億元,成為第五只規模突破千億元的股票型ETF。
ETF已成為穩定市場的壓艙石。從資金流入節奏來看,據興業證券測算,在市場較為恐慌的時候,ETF資金流入呈階段性提速之勢;而隨著市場企穩修復,春節長假后,ETF流入邊際放緩。從資金流向來看,1月下旬,資金主要涌入滬深300ETF和上證50ETF;2月以來,ETF申購資金逐漸向中證500ETF、中證1000ETF以及創業板ETF擴散。
長線資金更是頻頻宣布增持ETF。2023年10月23日,中央匯金發布公告稱,當日買入ETF,并將繼續增持。今年2月6日,中央匯金又一次公告稱,擴大ETF增持范圍,持續加大增持力度、擴大增持規模,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根據最新發布的基金2023年年報,多只權益類ETF被中央匯金大幅增持。以華夏滬深300ETF為例,截至2023年底,中央匯金持有份額為28.93億份,而根據該基金2023年中期報告,截至2023年6月底中央匯金的持有份額為17.91億份。這意味著,中央匯金在2023年下半年增持該ETF超11億份。
此外,中央匯金還大舉買入華夏上證50ETF。截至去年底,中央匯金持有該ETF超123億份,較去年6月底,增持逾56億份。結合華夏上證50ETF的市場走勢來看,中央匯金僅買入該ETF就耗資約120億元。
ETF已成為穩定市場的壓艙石。在興業證券看來,以中央匯金為代表的政策性資金是市場重要的維穩力量,若后續市場波動再度加大,政策性資金流入維穩仍然可期。同時,各類中長期資金也有望更多借助ETF布局A股資產。
搶占市場 基金公司在奔跑中調整方向
在ETF迎來發展爆發期的背景下,各家基金公司密集布局新品。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32只ETF相繼成立,發行規模合計超過280億元。從ETF類型來看,既有寬基ETF,也有細分行業主題ETF,還有跨境ETF和債券ETF等。其中,權益類ETF是主力軍,一季度共有28只權益類ETF宣告成立,發行總規模超過220億元。
基金公司對寬基ETF市場的爭奪尤其激烈,每當有新品出現,眾多公司便蜂擁而上。例如,今年1月初,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中證A50指數。當日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銀華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嘉實基金、華寶基金、摩根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平安基金、大成基金等10家基金公司即快速集中上報了中證A50 ETF。
在ETF的發行上,基金公司也使出渾身解數。首批中證A50ETF采取低費率模式,10只產品管理費率均為0.15%,托管費率為0.05%。與此同時,多家基金公司投入大量營銷資源,部分基金公司總經理親自上陣,前往渠道進行路演。從發行結果來看,首批中證A50ETF發行規模合計超過165億元。
ETF新品陣營將不斷壯大。當前仍有18只ETF在發行,3只ETF即將啟動發行。與此同時,僅3月以來,又有9只ETF上報。
從發展策略來看,基金公司采取了一種類似于“賽馬”的策略,不斷優化產品組合,一邊淘汰缺乏競爭力的老產品,一邊持續發行新產品。
以易方達基金為例,目前旗下ETF數量超70只,截至3月29日,超10只ETF最新規模低于5000萬元。與之相對應的是,易方達基金旗下滬深300ETF、創業板ETF、科創板50ETF等規模均在300億元以上。自2023年以來,易方達基金布局了超20只ETF。
長坡厚雪 ETF發展空間廣闊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ETF行業發展報告(2024)》,截至2023年底,全球掛牌交易的ETF資產總規模達到11.61萬億美元,較2022年底增長21.83%。近20年的年均規模復合增長率達到22.16%,產品數量更是連續20年保持正增長。
以美國市場為例,截至2023年底,美國ETF市場規模達8.11萬億美元,占比近70%,美國被動基金規模首次超越主動基金規模。
在業內人士看來,指數化投資也已成為我國公募基金發展的一大趨勢。“我們長期看好中國ETF市場的發展,預計中國將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ETF市場,ETF資產管理規模在2028年或達1萬億美元。”展望ETF未來發展空間,摩根資產管理亞太區ETF、數位化及直銷業務總監司馬非十分樂觀。
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認為,作為資金流動的“指揮棒”和市場“穩定器”,指數投資連接資產端和投資者,是助力國家經濟和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指數和指數化投資正迎來重要的戰略發展機遇期,監管部門持續為指數投資創造了便利化條件,ETF生態配套逐步完善。交易所、基金公司、券商等市場參與者密集開展各類投教活動,使指數投資理念不斷深入人心。
“機構都在爭搶ETF這塊‘大蛋糕’,部分同質化ETF產品因失去競爭力而規模持續縮水。這表明,ETF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逐漸形成。”某業內人士提醒,ETF具有較強的工具屬性,基金公司應及時為投資者提供更有價值的產品,而不是盲目跟風布局同質化產品。
在富國基金ETF投資總監王樂樂看來,未來中國的ETF將從“基準指數、表征指數”走向“可投資性指數”的全新領域??赏顿Y性指數,指的是改善市值選股指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指數創新。通過ETF創新,提升投資者回報,為投資者提供更具投資價值的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