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人民銀行開展125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2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MLF利率、7天期逆回購利率與上期持平,分別為2.75%、2%。MLF利率已連續9個月維持不變。
根據Wind數據,5月15日將有1000億元MLF到期和4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央行本月實現MLF凈投放250億元,實現加量續作;當天央行還在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20億元。
受訪專家認為,雖然近期物價走勢偏弱,市場利率下行較快,但政策性降息能否落地仍取決于經濟修復進度,較快下行市場利率也降低了MLF加量續作的需求。故而本月MLF加量平價續作,釋放了政策面延續穩增長取向的信號。今年經濟運行仍面臨下行壓力,年內仍有降息操作的可能。
降息預期落空,5月MLF利率保持不變
由于4月價格數據和新增信貸融資數據較為低迷,當前1年期銀行同業存單收益率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低于MLF利率,以及部分銀行在5月15日下調通知存款、協定存款利率,過去一周市場的降息預期持續升溫。
對于市場的預期降息的邏輯,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予以反駁,他告訴記者,MLF利率是央行政策利率,其會對市場利率形成引導,而不是市場利率倒逼政策利率下降。而近期推動存款利率市場化的行為是緩解銀行負債成本壓力,并不是MLF降息的充分條件。
作為逆周期調節的重要政策工具,降息往往在應對重大沖擊、托底經濟運行的時點推出。考慮到當前經濟運行呈現“弱修復”態勢,多數專家仍保留年內央行開展降息操作的預測。
長城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蔣飛表示,5月以來地產成交依然相對低迷,遠不及疫情前水平。地產成交和居民信貸能否持續回升也有待觀察。今年樓市成交面積和房價均在調整階段,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因此仍然需要維持一定的降息力度來對沖房價下行的壓力。”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美聯儲可能在四季度進入降息周期,屆時中美兩國基本面差與貨幣政策差收斂,我國將出現國際收支、匯率改善機會,貨幣政策寬松空間進一步打開,形成降息預期。此外,李超還預計下半年可能再次降準,主要在于下半年經濟下行及穩就業壓力可能加大,降準體現穩增長保就業訴求,8月起MLF到期量較大,可能有降準時間窗口。
“補水”需求低 央行小幅加量續作MLF
根據Wind數據,5月15日將有1000億元MLF到期和4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央行本月實現MLF凈投放250億元,實現小幅加量續作;當天央行還在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20億元。
當前市場流動性處于相對充裕,主要市場利率持續走低,也降低了MLF“補水”的必要性。數據顯示,5月12日銀行間7天債券質押回購加權平均利率(DR007)和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收盤到期收益率(下稱“1年期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分別為1.81%和2.43%,已經處在7天期逆回購利率和MLF下方。
張旭指出,如果銀行體系(中期)流動性已較為寬裕,且央行無意大幅放松銀行發放信貸過程中的流動性約束,央行在供給MLF資金時會較為克制。當前,央行無需大量供給MLF資金引導同業存單利率明顯下行。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對記者表示,考慮到5月份財政收支季節性因素的“小月”效果、地方債發行節奏和信貸投放節奏較為平穩,月末資金面受到擾動、流動性出現較大波動的概率不高。
5月LPR報價料將不變
由于LPR是在MLF操作基礎上形成,5月MLF利率不變,當月新一輪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料將維持不變。專家認為,但當前銀行整體較低的凈息差仍會掣肘LPR報價下行。
截至2022年末,商業銀行凈息差已跌至1.91%,創自2010年以來新低,進入2023年,多家上市銀行的凈息差已跌破1.8%。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盡管近期部分銀行存款利率下調,市場利率走低,銀行各類負債成本有所下降,但5月報價行主動壓縮LPR報價加點的動力仍然不足。
此外,本月MLF利率不變,也降低了短期內銀行全面下調存款利率的可能性。由于近期銀行圍繞存款利率的動作頻頻,一些觀點認為短期銀行或有全面下調存款利率的可能。
自2022年4月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后,自律機制成員銀行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
申萬宏源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屠強認為,目前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高于上一輪下調時低點,與1年期LPR基本持平,因而目前尚不具備全面下調存款利率的充分條件。
在張旭看來,從中長期來看,降低存款利率是大勢所趨,未來還會有不同銀行、在不同時點、以多種形式、市場化常態化地調整存款利率,無需過度關注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