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金融強國建設、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需要推動行業機構回歸本源,把功能性放在首位,不斷提高專業服務水準。新“國九條”強調,“加強證券基金機構監管,推動行業回歸本源、做優做強”,并對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提出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業內人士認為,一流的投行和投資機構不僅能把好資本市場入口關,還能為資本市場挑選優質的投資標的,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同時,推動證券基金機構回歸本源,有助于筑牢、筑深資本市場長錢“蓄水池”,為建設與金融強國相匹配的高質量資本市場提供充足動能。
把功能性放在首位
投行和投資機構加快回歸本源
強大的金融機構是建設金融強國的關鍵。建設強大的金融機構,要求加快建設一流的投行和投資機構。
培育一流的投行和投資機構,能夠提升金融機構體系的專業性和國際化水平。同時,在行業機構穩步發展、參與資本市場的廣度和深度逐步拓展的背景下,一流的投行和投資機構將成為資本市場乃至金融體系中的關鍵力量。
當前我國券商等機構在資本實力、風控能力、專業人才和國際化程度等方面仍與國際一流機構有一定差距。因此,構建強大的金融機構,迫切需要投行和投資機構進一步回歸本源,勤勉盡責,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功能性放在首位,提升業務體系、風險管理和國際化水平等方面的能力。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認為,功能性是證券公司業務效用的體現,盈利性是業務經營的結果,兩者并不矛盾,是有機統一的整體。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在功能性的引導下進行業務創新,是加快推進建設一流現代投行的重要路徑。
投行和投資機構穩步發展
成為資本市場重要力量
近年來,我國投行和投資機構穩步發展,已成為資本市場重要的中介力量,在服務實體經濟、國家戰略、居民財富管理等方面發揮著作用。
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證券公司服務實體經濟通過股票、債券直接融資6.39萬億元,較上年增加1.57%。其中,服務科創企業IPO融資2809.28億元,融資金額占全市場IPO總額比重持續提高,推動科技、產業與金融之間形成良性循環。財富管理服務方面,截至去年末,證券公司代理銷售金融產品保有規模2.89萬億元,同比增加5.27%。
國融證券董事長張智河表示,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從融資市場向投資市場轉變的環境條件正逐步成熟。隨著市場功能性轉變,證券公司作為主力軍,在實現資本市場投融資功能“雙激活”、有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與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雙耦合”這一進程中,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公募基金已成為我國居民理財的中堅力量。匯添富基金董事長李文表示,公募基金行業經過26年的發展,積極服務廣大投資者和社保、保險等長期資金,成為了普惠金融和養老金融的主力軍。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底,我國境內公募基金資產凈值規模達27.6萬億元,較2022年末增長1.57萬億元。
加強行業機構監管
促進投行和投資機構回歸本源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持續加強對證券基金機構的監管力度。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監管部門針對券商開出近200張“罰單”。其中,投行業務是處罰“重災區”,涉及超過30家券商、近70名保薦代表人。
今年3月,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強調要加大行業機構監管執法力度,包括:依法嚴懲行業機構及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堅持機構罰和個人罰、經濟罰和資格罰、監管問責和自律懲戒并重,加強行業機構股東、業務準入管理,完善高管人員任職條件與備案管理制度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商法室主任、研究員陳潔表示,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管是保證證券市場安全與穩定的重要內容,有助于提高保護投資者權益的有效性,為投資者的投資活動提供更安全、公平和有效益的市場制度環境,增強投資者的市場信心。